崇拜了這麼久的明星,原來是這樣的套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按照藝人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來說,夏爾認為毫無疑問最領先的是歐美,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其次再是日韓,港台,早期港台藝人在8090年代曾經是輝煌過一段時間,後期就進2000後開始沒落了,隨著內地經濟高速發展,文化娛樂行業需求越來越大,在巨大市場引導下,整個內地湧現了大量藝人經紀公司 相信不久將來會有越來越多內地藝人站在世界的舞台。

目前來說內地演藝經紀公司,主流培養藝人模式主要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花錢砸。

利用綜藝,影視等方式,讓這個明星有一定的影響力,同時這個明星還要具備高顏值,有一個有勢力的經紀公司以及雄厚的家庭背景。

此類藝人就像景甜,劉亦菲等,當然風險很高,也很多藝人花錢都砸不出來,這裡夏爾就不點名了。

第二種資源輸送、推動式成長。

現在很多有勢力的一線女明星都紛紛跳出經紀公司這個主流線自己開起了工作室,並簽約一些他們認為有潛力的明星,帶動發展一起成長。

比如楊冪工作室成功捧紅了迪麗熱巴。

第三種,就是現在畢竟流行的養成模式。

例如SNH48從娃娃抓起培養藝人,從而讓粉絲可以更直觀的看到他們的成長,從而可以一些不同年齡段、不同層面的粉絲。

樂華娛樂、絲芭傳媒等公司和舒歌娛樂也是往此類發展,通過招募有潛力的藝人進行企劃包裝,投入市場養成粉絲,逐一一步步獲得更多認可而努力。

而在香港娛樂界,80年代的藝人算是非常吃香。

都以精英階層來引導市場模式去打造,現在四大天王依舊都是行業標杆,這也是跟新人樹立巨大壓力,超越很難 ,步入2000年以後,港台現在也都沿用養成系的造星模式。

制定該藝人的人物設定,性格特點,以後專攻市場,讓他們自己也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逐漸一步步去獲得市場占有率。

韓國可以說是造星界的翹楚,韓國的藝人造星模式跟工業化極致產業的蘋果模式很相似,通過打造爆品來獲得市場關注度,韓國練習生制度世界聞名,通過設置練習生多個等級來挖掘他們的才能,比如練習生,訓練生,準備出道練習生,一個藝人從練習到出道可能需要消耗幾年時間,在加上韓國以文化立國,本土有大量節目,曝光渠道通向全世界,在每個藝人出道前都會經過很長以段時間是訓練全方面打造爆品,並通過本土化綜藝優勢短時就可以獲得大量人氣。

下面重點說一下歐美的造星模式,也是讓夏爾感到很有趣的地方~

歐美是娛樂產業的發源地,人才選拔方式也變得多元化,特別實在一些發達的歐美國家,懷揣明星夢的年輕人不在把目標所在經紀公司,也通過社交媒體上傳自己的視頻,充分利用SNS獲得曝光 社交媒體使一切變得有可能,全球化社交網絡開始引領潮流,並成為大眾文化的橋頭堡。

但是早期的經紀公司運作模式,都主要借鑑奧維茨(CAA的老大)發起的一場經紀革命叫「打包」服務(packaging),更形象的翻譯應該是捆綁銷售

過去,電視台要製作一個節目,既要找主持人,又要找演員,還要找製片人,劇本作家等,總之,需要和一大批不同的經紀人打交道。

奧維茨本人在找明星無門的時候,想到過用項目找明星:把劇本作家、製片人、導演全都準備好,策劃出一個誘人的項目以吸引明星加盟。

就在這個大家已經習慣的模式中,天才的奧維茨有個驚人發現:如果有一家經紀公司能把節目的所有藝人備齊,不僅電視台省心,經紀公司也將一改過去的被動追星,變成主動做項目。

這樣一來,經紀與明星之間的關係就從經紀公司「伺候」明星變成了明星充當經紀公司項目的棋子,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各類造星模式都在不停變化,所以夏爾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內地也會構建一套全新本土化造星模式,推動行業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創造101,偶像養不成

快30歲的人了是不是要穩重一點?我是說我。事情是這樣的,前不久長期占據微博熱搜和娛樂頭條、順帶帶起一些商業媒體流量的《偶像練習生》,讓我們在蹭熱度的同時結結實實深挖了一把養成的機制、造星的套路、...

《偶像練習生》簡直是對「全民製作人」的戲耍

《偶像練習生》被定位為「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其實論偶像養成,《偶像練習生》並不算開風氣之先。之前的《加油好男兒》、《快樂男聲》等,都是偶像養成類綜藝。不同之處在於,《偶像練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