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錦鯉楊超越,也救不了中國的偶像團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金錯刀頻道 張一弛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十年前,大佬們借黎叔的嘴說了句實話。

可到了十年後,不管是騰訊還是愛奇藝斥重金打造出的男團女團,誰也沒能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

火箭少女101,這個出道僅僅60天就接連換了三個C位的女團,在百度搜索指數的兩次峰值,一次出現在成團出道那天,另一次是最近的解散傳聞,其他時候,全部是斷崖般下跌。

火箭少女101百度指數

淡忘的理由很充足,沒有了點擊率50億的綜藝持續創造話題,維持曝光量。

不光如此,騰訊真做到了「重新定義中國女團」——在這些少女們熱度最高的風口,除了作品沒出基本上什麼事兒都出了:

核心成員離隊,內部危機爆發,成團發布會取消,首張單曲消失,團體的運營計劃停滯,百萬粉絲也扛不住這麼造啊!

也不怪騰訊,這個疑難雜症成團五周年的TFBOYS也沒能治好,儘管三個大男孩已經跟粉絲們強調過不要帶燈牌,可粉絲「絕對不讓自家小孩被比下去」。

燈牌應援大戰,C位爭奪大戰,都指向了一個可以預見的結局:

中國偶像,不宜組團。

1

日本美少年的夢工廠,

靠會費一年能賺70億日元

偶像產業是一塊龐大的蛋糕。

可要說建立完整的偶像體系的只有日韓兩國,日本的經紀公司培養偶像團體的絕招有兩個字:養成

要講明白養成這個詞,就要從日本美少年的夢工廠——傑尼斯事務所說起。

這個今年已經43歲的老牌經濟公司,在日本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偶像團體帝國。

傑尼斯事務所壟斷了日本近30年的男性偶像市場,從小學生到家庭主婦都是他們的粉絲群體,比如,他們培養出了大神木村拓哉(SMAP成員)。

還帶出了被日本雜誌評為國寶級帥哥TOP3的山下智久。

說實話,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有點厲害。

因為43年傑尼斯事務所非常聚焦——打造男團,女團看都不看一眼。

傑尼斯事務所有一套非常有性格的管理制度,就是把刀哥提到的養成模式發揮到極致。

這家公司基本每年會招收200個8-15歲的男孩,通過面試後,從入團開始,這些後輩小男孩們就開始給已經出道的男團們伴舞,或者在前輩出演的電視劇里露臉,通過老帶新,積累人氣和經驗,還能得到持續曝光的機會。

捧紅這些男孩的秘訣,其實是因為傑尼斯獨創了一套「養成」體系:舞台劇,演唱會和運動會。

從1986年,創始人喜多川就開始帶著這些男孩們出演舞台劇,每年夏天,少年隊帶領Johnny’s Junior一同出演舞台劇。

舞台劇不就是小鮮肉們在舞台上唱唱跳跳?還真不是!

比如說《SHOCK》系列的經典場面「滾台階」。

偶像為了完成劇情,要從高約5米的22級階梯滾落,需要高超的技巧來控制速度及減少撞擊力度,在自己儘可能不受傷的前提下以極致的表現力完成一連串的動作,難度十分之大。

除了舞台劇,從1998年開始,在東京巨蛋舉辦跨年演唱會就成為這家公司的l另一大傳統。

由粉絲投票產生的限定組合表演也是演唱會上的一大看點,眾多有生之年系列紛紛實現。

2011年,喜多川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製作了最多演唱會的人。

十幾年過去了,兩人的顏值依然超級能打

最強大的是,一家經紀公司居然能把運動會辦的風生水起。

從90年開始,每年都會在巨蛋舉行傑尼斯運動會。

藝人們分為兩隊進行比賽,有時也會改為舉辦棒球比賽,大量迷妹看著在綠茵場上奔跑的少年,有種我在見證偶像的成長的滿足感。

出道後,這些偶像團體的能保持長紅的秘訣就是:職業精神!

核心業務依舊是粉絲服務,給粉絲編織夢想。

他們有極高的偶像責任感與粉絲服務意識,甚至幾十年如一不結婚不戀愛。

比如,日本的國民男團arashi,從十幾歲剛出道的青澀少年到三十多歲依舊如日中天的日本國民偶像。

這個團的成員有國民電視劇代表作,有開過巡迴畫展,有日本奧斯卡影帝,有新聞節目主播與綜藝節目主持人但他們始終如一,以偶像這份職業為榮。

在日本這樣完整的偶像養成模式下,偶像團體不僅活得長,而且能賺錢!

AKB48成軍十餘年以來熱度不減,國民偶像團體SMAP更是一路紅了二十五年才宣告解散。

傑尼斯事務所藝人每年在創造的總收入至少在 1500 億日元,人民幣超過 100 億!

2

把造星當成教育事業來抓,

不能吃苦,誰也別想出道!

韓國打造男團女團跟日本又不一樣,自從提出了「文化立國」的口號,韓國就把造星當戰略來抓。

韓國至今僅有不到5200萬人口,人口基數太小,逼著韓國娛樂公司不得不重視對有潛力的素人的培養。

壓力一大,反而讓韓國克服天生短板,成為世界娛樂強國。

比如,韓國人氣組合EXO官網註冊人數已經超過千萬,平時上線人數為400萬左右。

一個組合的粉絲規模就超過了世界上一半以上國家的人口數,影響力這麼大,韓國還能批量做到,也太能打了!

在韓國的娛樂工業體系中,偶像是一顆螺絲釘,經歷九死一生的淬鍊才能出道。

韓國三大造星夢工廠——SM、JYP、YG,雖然每年也會跟日本一樣,挑選合適的年輕人成為練習生,作為公司的偶像培養人才庫,但這些公司都非常沉得住氣,並不著急賺快錢!

任何一家韓國娛樂公司都不會白養著幾百號練習生,在韓國,一進入練習生階段,這幫十四五歲的孩子就被灌輸了一個理念,「要想圓明星夢,就要忍受常人不能想像的痛苦和煎熬」。

SM作為韓國最大的經紀公司,平均一年半推出一個新組合,它的練習生常年維持在100人以上。

新組合的人數一般不超過10人,初略算下來,只有不到10%的出道機率。

為了讓自己成為這10%,這些練習生只有一直拚命往上爬!

根據平時表現,月度、季度考核有兩到三次不合格的練習生就會被清退,「這些十幾歲的小孩就像發水災時抱在大樹枝幹上求生的人,水位在不斷上升,只有一直拚命往上爬,才不至於被別人踩在腳下,被大水沖走。

出道之後,韓國更多的是將偶像組合當做一個品牌去運營,這個組合的名字就是一個牌子,所有成員活動都是以組合成員的身份去活動的,而且也會定時安排組合整體回歸,保持這個「品牌」的持續熱度。

就算記不住每個成員的名字,但你肯定聽過少女時代、Bigbang這些組合。

而拼了命才留在團隊里的偶像們,哪能說散就散?

3

中國團體出的不是偶像,

是流量!

說回中國的偶像團體,雖說是偶像團體元年,大廈卻已然開始崩塌。

中國的娛樂公司的關鍵詞是:如何讓鮮肉們在保質期內發揮最大價值。

想想TFBOYS,只有三個人,粉絲倒是分出了多個門派,其中主教派就有7個:團飯、王俊凱唯粉、王源唯粉、易烊千璽唯粉、凱源CP粉、千源CP粉、千凱CP粉。

王俊凱的粉絲憤怒。

因為公司屢屢搞錯簽證、搞錯節目播出時間、不處理號稱要對王俊凱進行人身威脅的易家粉絲;

王源的粉絲憤怒。

因為公司早年的人設限制了王源發展、王俊凱總是在公開場合拿王源開玩笑;

易烊千璽的粉絲憤怒。

公司資源有偏向、王俊凱粉絲官微嘲諷千璽…

網際網路浮躁的大環境下,偶像文化無法做到真正在中國落地生根。

火箭少女比TFBOYS的境遇更尷尬,她們不是橫空出世來拯救中國女團的,更不是來打破「中國出不了女團」魔咒的,她們的存在只是騰訊的限時圈錢工具。

怎麼個圈錢法?看看火箭少女的日程表就知道了。

可能你不知道,而像這樣的少女團體,中國還有200多個。

中國的資本永遠追隨著最炙手可熱的偶像,它可不會等偶像長大,你最好一上來就是最閃耀的星。

像韓國那樣耗費大量精力用七八年培養一個偶像團體,中國做不到;像日系愛豆具有職業素養的偶像形象維護意識,中國依舊做不到,這些偶像全靠天然的顏死撐,甚至沒有人告訴她們,除了發布會和接廣告,這些中國偶像們出道後究竟能幹些什麼。

結局只能是:積攢人氣——拍雷劇——買熱搜維持人氣流量,陷入「流量」模式下令人絕望的死循環。

可中國要出的是偶像團體,不是流量。

一個連粉絲都期待著早日解散的團,一個經紀公司不肯放棄任何一個賺錢機會的團,一個讓核心成員在兩個團里跑來跑去的團,你還指望活多久?

粉絲經濟的最核心要先做到參與感,不是商業變現。

一個很不幸、很可怕的流量饑渴魔咒正在出現,等到粉絲的剩餘價值總有榨乾那天——

解散,就是偶像團體永遠逃脫不了的宿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投資3億能堆出一支中國製造的偶像團體嗎?

2018年的視頻網站排位戰愈發硝煙瀰漫。優酷VS愛奇藝的街舞battle尚未分出勝負,騰訊視頻又暗搓搓的加入對陣愛奇藝的男團女團爭霸賽,三家巨頭劍拔弩張,觀戰的吃瓜群眾也是看得起勁。據了解,《偶...

任倩 編輯

偶像產業是一塊龐大的蛋糕。文 | 任倩 編輯 | 木宮 採訪 | 任倩「2018年絕對是偶像元年。」陳悅天在幾個月前就非常篤定。 由愛奇藝、騰訊分別推出的兩檔偶像養成類節目《偶像練習生》、《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