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做偶像組合大都會糊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內偶像團體的數量正在增長,但是如果推出一大堆沒有質量的團,入不了大眾的眼,也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文丨李斌

Sunshine、Love-wings、Nice、SING、1931、萌萌噠……這些都是從前年到今年陸續宣布成立的國內男團、女團,如今半年、一年過去了,似乎沒有多少人能認識和記住他們。

在這些男女團成立之前,國內最火的、被稱為史無前例的組合TFBOYS也曾遭到很多黑粉的質疑,可隨著一個個團體宣布出道,大家反倒覺得TFBOYS是「良心組合」,暫時沒有人能替代他們。

其實不難發現,這些密集宣布出道的「團團」們,基本上都是由網際網路公司推出的,他們以「網際網路+」的思維模式,打造自己的團體,以此來為網際網路平台上的產品服務。

但是,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不是音樂背景出身,出道的男團女團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可以說令人堪憂。

一個僅有五千萬人口的韓國,一年能出50個團,但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只有TFBOYS和SNH48走出來,這個比例實在是太可憐了。

其實從去年到現在,國內推出和正準備推出的團體已經有了三十多個,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好事,起碼現在我們團的數量在慢慢增長。

但是如果推出一大堆沒有質量的團,入不了大眾的眼,也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你是否認為今年是國內組合的元年?」曾在韓國SM、DR、宇田soft等跨國娛樂公司任職的司捷問我,在他看來,今年國內推出這麼多組合,確實是之前沒有過的。

但是,有量無質的組合推出模式其實是很危險的。

司捷是北京捷特聯合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是國內少有的組合「專家」。

早年曾擔任H.O.T、NRG、BABY V.O.X、安七炫、東方神起等韓國藝人的中國經紀人。

曾經成功包裝製作推出國內紅極一時的組合至上勵合、iMe等。

2012年,司捷聯合韓國CJ E&M共同打造的組合TimeZ出道,並憑藉《偶像萬萬歲》獲得當年韓國最大音樂頒獎禮MAMA的亞洲新人獎。

今年,司捷又在醞釀新的團體組合,他希望能改變國內目前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兩個極端的思維模式,用「+網際網路」模式,推出真正有質量的組合。

以下是司捷對音樂財經分享的內容:

TFBOYS和SNH48的成功模式完全不同

從2013年到今年,國內最火的男團和女團就是TFBOYS和SNH48,但這兩個團的成功模式完全不同。

TFBOYS的成功算是養成模式的一類,三個孩子是從早期沒有被系統化包裝和雕琢的狀態中走出來,從青澀慢慢成長為藝人,他們已經真正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如果按照TFBOYS的模式再出現下一個成功的男團,那一定是經過雕琢和更專業規劃的組合。

在出現第二個能夠壓倒性成功的男團之前,TFBOYS會一直很好的「活」下去,但不會一直「火」下去。

TFBOYS應該是一個2.0的產品,在3.0產品沒有出來之前,TFBOYS應該是獨一份的,也是無法被超越和替代的。

現在國內能與TFBOYS抗衡的,就是吳亦凡、鹿晗和黃子韜,這三個男孩是經過發達的「偶像工業」體系包裝推出的藝人,他們與TFBOYS應該是兩股勢力的碰撞,一個是亞洲頂尖公司推出的藝人,另一個是摸著石頭過河摸爬滾打出來的本土明星。

但目前來看,起碼在三到五年內不會再出現第二個TFBOYS。

而SNH48的成功在我看來沒有高超的技術性,其實就是複製,是嫁接在AKB48基礎之上的複製,歌曲、舞蹈單元基本都是照搬的。

SNH48發展到現在也不屬於大眾類型的藝人,她們只針對某一個群體,比如宅男、屌絲,或者愛玩遊戲和喜歡日本文化的群體,直白的說,她們還沒有真正在娛樂圈走出來。

SNH48做的是品牌不是藝人,目前看來她們的成功絕大部分是「沾光」了AKB48的「親戚」關係,也可以說成是中國的AKB48,這個品牌和模式也能解決娛樂圈的一些問題。

SNH48的量高於質,開玩笑地說,她們可以是一個青少年的「女子文工團」,每個人的特點不是非常鮮明,有特別出色的女孩被大家關注了,可能可以從大團里脫穎而出,但是(這個品牌)基本靠量取勝。

SNH48是一種獨特的日本文化,這種模式更多是被網際網路公司追崇的,所以SNH48出來以後,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開始機械性地效仿,從去年到今年,聽說國內做了十幾個團,但目前一個都沒出來。

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做組合走兩個極端

網際網路公司最近很喜歡做組合,是因為看好團體品牌帶來的可複製性價值,比如SNH48的公司,他們可以利用這些女孩子服務公司的遊戲產品、直播產品、社交平台產品等,所以今年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在研究和推崇粉絲經濟,把平台的用戶轉換成粉絲。

之前了解到一個網際網路數據,如果一個粉絲的價值是100美元,這個組合或者歌手如果有10萬粉絲,那麼粉絲產生的價值就很可觀。

網際網路公司基本都是用這樣的思維投組合,更多並不是要把組合做成YG或SM這些傳統藝人公司培養成的巨星產品,而是希望能給公司的產品帶來流量和用戶,無論是直播、遊戲還是社交軟體,用這個流量來評估組合的價值。

例如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人人都在唱,網際網路公司也會拿數據來評估它的價值。

所以網際網路公司做女團或者男團,看的是概念和用戶轉換。

我的一位80後朋友,他原來在網際網路公司,現在辭職出來創業做女團,找了幾個漂亮的女孩子,去韓國拍了一個特別貴的MV,也講了很多故事和概念,投入了幾百萬,堅定地認為這樣就能火,但其實他們的產品非常初級,這是很危險的狀態。

網際網路行業和音樂行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網際網路公司非常看重數據,現在很多做組合的公司,很少是專業做內容的,很多都是從網際網路公司轉型過來的,所以缺乏專業技師。

而早期網際網路人的思維是不被音樂行業重視的,音樂行業里有一些人經常處於「一畝三分地」的滿足里,閉塞且容易自嗨,更有些人覺得自己很有逼格,很文藝,是藝術家,什麼都看不上,也不會關注他們認為的這些「低齡文化」。

所以做組合的時候,音樂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容易走兩個極端,音樂行業的人一定要追求他們認為的質量,有了「特別高」的質量後才肯推出產品,但實際上,中國沒有這個環境來培養所謂的超高質量組合。

比如SM、YG這樣的公司,他們在藝人沒出道之前已經花掉上千萬的資金,在中國不可能拿這麼多錢來培養一個團,大家都在追求速度,儘量少投入,多產出,用最快的速度先占個坑。

這也是中國娛樂行業的「浮躁」。

而音樂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完全結合起來推出的藝人,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看到成功的案例,根本原因是這兩個行業的人思維不同,網際網路行業要的是速度,像很多手游、APP,前期瘋狂燒錢,不成功就迅速放棄,但傳統行業投資一個藝人,更多還是循序漸進地投入和推廣。

所以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做組合,是概念蒙住了自己的眼睛,忽視了文化技術和質量;而傳統行業對於質量的追求,往往讓他們缺失了對於網際網路優勢的重視,這就是兩者沒有很好結合起來的原因。

好的作品才能讓組合接地氣

1998年我第一次做製作人,製作了第一代青春美少女隊的專輯,非常成功的推出了她們的歌曲《快樂寶貝》和《快樂恰恰恰》,後來又製作了安七炫、東方神起的中文歌曲和至上勵合、iMe、TimeZ的專輯,那個時候應該是組合的1.0時代,藝人是靠電視、綜藝節目推出來的。

但無論是唱片時代、藝人時代還是網際網路時代,內容都是最重要的,沒有好的歌曲,再好的組合也很難紅起來。

TFBOYS也有代表作《青春修煉手冊》,第一代青春美少女隊的《快樂寶貝》,至上勵合的《棉花糖》,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

而SNH48主要是翻唱日本歌曲,到現在也沒有能夠在大街小巷流行起來的作品,沒有人能記住他們唱過什麼歌。

甚至AKB48的歌曲也沒有一首能紅起來的,也不接地氣。

當然,也許她們的重點不是產品而是品牌。

成功藝人與粉絲的專屬故事

藝人與粉絲,一定有他們之間才能懂的故事和秘密。

就像我們小時候聽小虎隊,覺得那是我們的青春。

包括EXO推出的概念是從未知世界來的新星之意,很酷,粉絲也會拿這個來講述他們之間的故事。

還有H.O.T早期獨特酷酷的裝扮,戴著面具和鋼爪。

他們的歌曲《戰士的後代》《we are the future》都給當時的年輕人樹立了正能量,也引起了青春的共鳴。

在當時,大家覺得這種風格太酷了,滿大街都是模仿他們的HIPHOP褲子、黃頭髮,夜店裡跳的也是H.O.T的舞蹈。

說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現在國內粉絲喜愛TFBOYS的關係,就好像看著他們從青澀到今天的成功,就像一個10歲的小女孩跟鄰家15歲的男孩,從小一起長大,有一天男孩搬家了,三年後回來變成了18歲的帥哥,女孩看到了一定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和一些小時候的美好回憶。

這也是TFBOYS成功要素之一,他們和粉絲之間有自己的「故事」。

儘管有些人對TFBOYS有很多不認同,但粉絲會覺得那是他們一起走過的辛酸故事,是他們在陪伴TFBOYS成長,一起走到今天,只有這些歌迷才最懂TFBOYS,粉絲也隨之會有「戰鬥力」及成就感。

粉絲的爆發點一般在13到15歲,這是最有傳播力的一個階段,他們可以一天到晚津津樂道地給自己的偶像刷屏投票傳播討論。

而且,13到15歲的粉絲也是最有「進攻力」的,曾經EXO和TFBOYS的粉絲瘋狂對峙,整個網絡都在轉發。

TFBOYS從出道到成功,也是恰恰在這個年齡段,陪著他們成長的粉絲也都是同齡人。

他們早期的周邊產品其實也都是很普通的照片等等,二三十元一套,10幾歲的小孩都能買得起,一發行就能賣掉幾萬套,這樣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後期TFBOYS的演唱會門票甚至被炒到1萬元,也有很多家長陪著孩子來觀看。

你覺得一個偶像組合最多能火幾年?在他們背後的那些組合能否生存?

司捷:偶像組合通常應該是火5年左右,5年以後並不代表他們就「完」了,只是達不到原來的高度了,一定會有一個繼承者來接替他們。

就像EXO接替了Supper Junior、東方神起超越了H.O.T一樣。

當然也有特例,BIGBANG的「替代品」目前就還未出現。

還有一種跟隨性的「成功」,比如當年韓國最火的組合是H.O.T,後來又成功了一個水晶男孩,水晶男孩的公司很有意思,完全是跟著SM公司走的,SM只要出一個團,他們一定會有另一個團跟著出來,而且人數會比SM公司的組合人數多一個人,比如H.O.T是5個人,水晶男孩是6個人,SES是3個人,FIN.K.L是4個人,神話是6個人,click.b 7個人。

你覺得日系和韓系培養偶像團體的模式有什麼不同?中國更適合哪種模式?

司捷:日系目前成功的組合更多是養成和陪伴模式,有意的在整個養成過程中散發一些策略,用一些手段來鋪墊,不是「生硬」地把藝人推出,是藝人與粉絲一起成長的過程,像TFBOYS的公司就一直在運用日系模式。

韓系模式是一旦要打造一個藝人或團就要很鮮亮的出來,在藝人出道之前,韓國公司是不會讓他們輕易露面的,封閉式訓練培養,完全「工業化模式」打造。

但這幾年韓國在練習生階段,也有些藝人在粉絲中小有名氣,也有運用養成模式。

短期來看,養成模式可能適合中國市場,但其實用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團,其不足的地方大家也看到了,比如國內的網際網路女團,主要還是盲目跟風,非專業的人在做專業的事兒,更多也只能是照貓畫虎了。

今年國內很多公司都在做組合,包括一些網際網路公司也在做,你認為哪種模式更容易成功?

司捷:我覺得今年應該是國內組合的元年,大家都在做男團、女團,這樣也挺好,市場和機會多一些。

但未來能成功的團應該是更高質量的、由懂得文化技術的公司做出來的。

現在來看,更多做的是「網際網路+」模式,「網際網路+」的思維就是產品帶藝人一起「玩」,而不是藝人怎麼用網際網路把自己「玩」起來。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兩邊倒的情況,要麼是「網際網路+」,要麼就是純傳統的模式。

其實我認為最好的模式是「+網際網路」,就是以產品為中心,先把藝人企劃做出來,在做藝人的過程中融合使用適合的網際網路產品,這才是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完美結合模式。

男團和女團的商業價值區別在哪?

司捷:簡單地說,男團更有粉絲價值,賣點在周邊和人氣,女團更有商業價值。

成功的女團也有很多粉絲,女團的演出市場會比較好;當然也有周邊,只是相對沒有男團產生的價值高。

你覺得中國的歌迷更喜歡韓國組合還是國內的組合?

司捷:這個很難判斷,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據我了解,他們喜歡韓流的時候,會是一種判斷方法,喜歡內地組合的時候,又是另外一種判斷方式,好像是兩種「感官」系統。

在你看來,組合能成功最重要的是什麼?

司捷:內容是基石,比如H.O.T所有成功的歌曲都很酷,有的加入了當時很酷的HIPHOP元素,有的加入了哥特的元素,這些歌在舞台上表演的時候,會讓人有一種熱血膨脹或者肅然起敬的感覺。

對於外表的包裝,美國人HIPHOP歌手拍的MV里經常出現,大金項鍊、雪茄、美女、跑車等等,國內有些藝人也在學這些,可是大家成長的環境和文化都不一樣,這樣的照搬也會有些尷尬。

其實組合是一門不簡單的技術和藝術,而且注重專業性和細節,團員的才能、個性、音樂等等,各方面企劃都很講究的,真的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WINNER—涅槃重生 重新出發

WINNER,這個繼BIGBANG之後YG時隔8年推出的男團,可以稱得上是「出道即巔峰」優秀的音樂質量、出眾的實力加上生存戰中所積累的人氣;最快拿下音樂節目一位的記錄、6個一位、Melon年度最...

這個剛出道的「中國第一女團」能走多遠?

昨天晚上,一則綜藝節目的收官之夜刷爆了網絡,創造出的偶像竟然達到了幾個億的點讚支持,不得不讓人佩服騰訊平台的強大流量,這則綜藝節目就是騰訊視頻推出的中國首部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