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明星天價片酬,學學日韓工業化玩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降明星天價片酬,

學學日韓工業化玩法

來源:新華日報

請輸入標題 bcdef

中國影視業的天價片酬,已成千夫所指。

與中國明星具有壟斷優勢和定價權相迥異的是,國外特別是日韓,有相對健全的娛樂文化工業體系,具有相對完善、成體系的新人培養機制,可以為包括影視領域在內的文化工業的各個環節提供充足的血液,作為生產要素的明星的薪酬,也一直被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如何穩定片酬?其實可以學學韓國與日本。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資料圖

在韓國,娛樂產業的第一梯隊是以SM公司為代表的產業巨頭。

其經營模式主要分為三個流程:選拔培訓、製作、藝人經紀。

學員們從一開始就要被分配到各種團隊訓練唱歌與表演等才藝,因此,韓國藝人基本都具備演戲、唱歌、舞蹈方面的能力。

其次是對藝人的管控嚴格並形成相對成熟的明星產品方法論與疊代機制。

韓國經紀公司為藝人們打造基本範式:練身材、學舞蹈、妝容要精緻、服飾要新潮修身,舉手投足要符合粉絲對偶像的標準模板設定,在媒體與公眾面前說話如何才能滴水不漏等。

無論是宋仲基暖心的笑容,金秀賢的冷若冰霜,都是工業化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成品。

再次是韓國娛樂產業從業人員也積累了標準的方法論和精細化運營的產業體系,貫穿到內容製作、策劃、編劇、導演、演員、前期籌備、拍攝製作、播出發行的整個體系。

由於競爭激烈,播出渠道有限,所以倒逼韓國娛樂產業從業人員、娛樂內容供給端不斷推陳出新。

這種模式為何能夠有效壓制明星高片酬呢?

首先,產業巨頭旗下明星資源多,議價能力強。

在韓國,每年各大學電影戲劇專業的畢業生就有上千人,再加上演藝企劃公司培養的大量練習生,2010年到2014年間,韓國娛樂公司共推出了102個偶像組合,更新換代特別快。

其次,當整個行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明星工業鏈之後,明星就並非無可取代的,「我隨時可以按照這套產品打造機制再生產一個標準化的產品來替代你。

所以這種工業化模式就會讓明星的溢價降低,可替代性增強。

即便是2016年大熱的《太陽的後裔》,男主宋仲基的劇酬也才35萬元/集,與國內當紅一線年輕藝人相比差距較大。

韓國明星培養模式壓制了單個明星的議價資本與能力,議價權是握在電影公司與製片公司手裡。

去年韓國KBS、MBC、放送協會、電視劇製作協會、作家協會、韓國藝人協會等影視劇相關組織、電視台等針對行業出台了相關方案規定:編劇費用上限是全部製作費的7%以下(不能超過2300萬韓元);藝人演出費的上限是總費用的10% 以下(不超過3000萬韓元);主演級(3人)的演出費上限是總製作費的30%以下(不超過7000萬韓元)。

資料圖

日本的運作模式也值得借鑑。

日本周刊《FlASH》整理出了一份關於2018年冬季日劇檔的「演員單集片酬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水谷豐,21萬元/集,緊隨其後的木村拓哉和石原里美,每集都在12萬-14萬元。

即便是日本一線當紅花旦新垣結衣,在電視劇里的片酬一集也是170萬日元,摺合10萬人民幣不到……對比國內動輒幾千萬上億元的片酬,在收入上,中國藝人可以「一個打十個」!

日劇片酬相對合理的一個原因在於,日本明星一般隸屬於經紀公司,片酬談判往往由公司出面,片酬的約定有獨特的製作和估價機制。

而電視台在娛樂圈地位強勢,日劇產業幾乎被日本各大民營電視台和NHK壟斷,各經紀公司處於相對弱勢地位。

這和中國影視劇公司製作完成後再分銷給電視台的運作模式完全不同。

由於有穩定成熟的工業化體系,無論日韓,資本方、出品方對於藝人有著絕對的掌控力。

製作部門會對觀眾實施定期調查,然後再根據演技、預期收視率等因素確定預估片酬值。

而在國內的生產模式是影視劇公司製作完成後再分銷給各大播出平台的B端採購機制。

這種制播分離的機制使得所有的壓力都指向劇集的收視率、播放量與熱度等,這導致資本方與品牌方為了規避風險,一致認為流量明星更有收視保障,而影視劇公司與電視台與相關行業協會之間也沒有形成一種片酬估價機制與方案約定。

加之國內娛樂經紀公司沒有自身的明星打造機制與體系,導致當紅流量明星具備了稀缺性價值,以致走向了日韓的反面——影視行業公司的議價能力低於一線流量明星。

總之,建立完整規範的工業化生產流程體系是壓制明星天價片酬的最好出路。

只有將資本注入工業化環節,發展出一種行業議價機制、片酬分配機制以及新人扶持機制,打破一線流量明星的稀缺性,才能讓片酬的議價權回到影視製作方。

————————

轉自:文化產業導刊

歡迎關注「元浦說文」頭條號

金元浦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文化部動漫類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導

「元浦說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

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匯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