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遇冷,中國式偶像就能迎來崛起的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偶像在國內的流行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從香港的四大天王到台灣的小虎隊、F4,再到後來的SHE,包括06年超女前三的李宇春、張靚穎和周筆暢等等,都曾掀起觀眾的追星狂潮。

然而,偶像市場的沒落也很快,在音樂市場持續低迷下,偶像產業迅速乾涸,除了TFBOYS奇蹟般走紅外,偶像市場再也沒能成功培養出新鮮偶像來。

與國內慘澹的偶像培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流偶像的強勢入侵,以H.O.T、BIGBANG、EXO等為代表的韓流偶像們在國內圈了不少粉絲,用開演唱會、粉絲見面會、甚至線上專輯售賣、音源售賣等形式,搶占國內偶像市場的價值高地。

如今,「限韓令」愈演愈烈,韓國偶像在國內的商業活動被全面叫停,「國家面前無偶像」的標語在網絡蔓延開。

驟然出現的市場空缺,是否會成為中國式偶像崛起的節點呢?

讓粉絲痴狂的偶像,到底價值幾許?

從韓流偶像近些年在國內的「圈錢」軌跡里,我們或可以看到偶像市場到底蘊藏著多大的價值。

據粗略估計,韓國偶像團體BIGBANG僅2016年就在世界各地舉辦了75場演唱會,從美國《福布斯》雜誌官網發布的數據來看,BIGBANG去年的總收入高達4400萬美元(約人民幣3億元),其中有30場左右的演唱會在中國內地舉辦,保守估計,該偶像團體在國內圈錢1億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在「限韓令」已經開始預熱的2016年。

窺一斑而知全豹,他們的圈錢能力足以為優質偶像在商演市場的商業價值能力代言。

除了演唱會,購買專輯和線上音源也已經成為韓流粉絲們必交的「學費」,在各大韓國偶像團體的百度貼吧里可以看到,每當偶像團隊處於發專輯的打榜期,即使要支付不菲的海外郵費,韓粉們也願意在異國他鄉為自己的偶像們買單。

不管是購買演唱會門票還是購買專輯、音源,還都只是直接從粉絲群體里獲取商業回報。

隨著高人氣而附加的商業價值還體現在來自內地電視台的表演邀約、內地品牌的活動邀請、產品代言、甚至是綜藝約和影視劇約等等。

成功的韓國偶像們在語言不通的中國締造了太多商業奇蹟,也讓韓國的經紀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的每一筆收入,都在書寫偶像產業高投入產出比的利益神話。

再來看看國內市場。

近幾年,影視作品傾向於低齡化,小鮮肉也成為稀缺類藝人,偶像便是鮮肉型演員直接的轉化源頭。

如今活躍在螢屏上的小鮮肉們,大部分都是偶像歌手轉型而來,比如鹿晗、李易峰、馬天宇等等,隨著他們身價的暴漲,「偶像」儼然已經成為商業價值的代名詞。

商業價值就是最好的驅動力,當一個個成功的偶像或偶像團體創造出可觀的商業價值,偶像產業註定會迎來大批玩家入局。

明明是價值藍海,為何涉水者屢屢翻船?

偶像培養、粉絲經濟,是近兩年的熱詞,也是業內各大新老經紀公司都想啃下的骨頭。

但是,真正嘗到甜頭的卻是鳳毛麟角,除了TFBOY、SNH48和UNIQ組合(組合成員王一博是《天天向上》固定主持人之一)之外,再也沒有任何偶像組合能在諾大的市場激起水花。

粉絲們為何不買單?直觀地說,這些新造的偶像不夠優質、不夠有特色,魅力不足以讓她們入坑。

怎樣才能打造出優質的偶像?簡單地說,打造偶像,除了需要運氣,更多的是需要科學的運作方法,也就是偶像培養機制。

從定位、選拔、培養、包裝,到露出方式、曝光率和影視綜藝資源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而細緻的運作。

遺憾的是,國內的經紀公司普遍都沒能同時兼具以上專業能力和經濟實力。

除了經紀公司還未達到能系統化培養出優質偶像的實力之外,一蹶不振的國內音樂大環境和尚未成熟的粉絲經濟也是偶像們鮮少能出「爆款」的重要原因。

對於偶像歌手或者偶像團體來說,音樂始終是體現他們價值和魅力最重要的載體,也是偶像們成名和圈粉的最佳途徑。

而目前國內的樂壇,就算成名已久的頂級歌手,也無法僅靠銷售專輯養活自己,更別提急需用音樂打開知名度的新人們,當前低迷的音樂市場,幾乎讓偶像歌手們失去了一鳴驚人的機會。

目前國內最為常見的粉絲變現方式,大都由粉絲們自發組織,能從中看到粉絲群體在與偶像相關的各個垂直領域裡蘊藏著的強大消費能力,但我們同時也能看到,這些行為大都屬於粉絲們自發組織,具有偶發性,國內的經紀公司還沒能有效建立起能讓粉絲系統而長效地為偶像付費的運作模式。

換句話說,目前市場上並沒有建立起成熟的粉絲經濟體系,成熟的粉絲經濟是偶像賴以生存的土壤和根基,這才是國內偶像培養大環境缺失的最根本機會。

韓流退潮,中國式偶像能否成功搶灘?

在目前市場環境和運作方式尚不完善的當下,各家經紀公司並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

前幾天,原天娛總經理龍丹妮傳出單飛組建新公司的消息,據媒體報導,龍丹妮將打造中國的偶像工廠,以偶像經濟、節目製作、影視製作為三大板塊,建立粉絲經濟平台。

不管龍丹妮能否用「哇唧唧哇」成功建立其粉絲經濟平台,從她提出的偶像培養計劃里的節目製作環節,也比前兩年單一依靠節目選拔來推偶像的運作方式要新穎地多。

在韓國的偶像培養體系里,綜藝節目是建立偶像風格和圈粉的有效途徑之一,已經有很多成功先例。

而國內的偶像培養環節里,除了千篇一律的選秀節目之外,鮮少有經紀公司會用量身打造專屬綜藝的形式來包裝偶像,即便有團綜推出,也因為節目內容不夠優質或未能凸顯偶像的特色而並未能有效助推偶像走向特定粉絲群體,「哇唧唧哇」的節目製作水準,能否在國產偶像培育里發揮作用,頗為值得期待。

除了節目製作,將二次元與偶像培養相結合也是國內經紀公司正在嘗試的方向。

據悉,目前已經有幾家經紀公司在培養偶像時,會先推出與偶像團隊氣質相符的漫畫,將漫畫角色與偶像成員綁定推出,以直抵以二次元為符號的龐大年輕人群體。

不管是為偶像打造綜藝,還是以二次元為包裝方式,都是符合當前市場熱點的積極探索,在沒有奏效之前,我們還無法為這些嘗試下結論。

但是,韓流的退潮,對國內的經紀公司來說,卻是貨真價實的機遇。

自從去年下半年限韓令開始生效之後,韓國偶像在國內的演出幾乎被全面禁止,「國家面前無偶像」的概念也已經在網絡全面蔓延,如果這場抵制風波曠日持久,極有可能會有大批粉絲脫離韓國偶像陣營。

在同樣的市場份額下,進口產品撤出,少了競爭對手的國貨無疑就有了更多機遇;偶像市場當然也不例外,在抵制韓國偶像的風潮下,韓粉們雖不至於立馬倒戈擁護起國產偶像來,但起碼已經留下了可觀的市場空白。

蛋糕就擺在那兒,現在就看誰能先找到餐具了。

公眾號: Vlinkage

合作/投稿請加微信:aiming_278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不知道的SM!韓國SM公司大揭秘

韓國三大經濟公司SM、YG、JYP的排位,近幾年來進行了大洗牌。「SM」一個一直被稱作「造星夢工廠」的地方,近幾年的專輯銷量力超YG和JYP,多的時候甚至是其他兩個公司的總和。那為什麼SM公司發...

盤點韓國知名的娛樂經紀公司

說道韓國的娛樂經紀公司,你能說出來幾家?你只知道SM、YG、JYP這三大公司嗎?小編今天為大家科普韓國知名的娛樂經紀公司,一起來了解韓流的幕後勢力吧!

投資3億能堆出一支中國製造的偶像團體嗎?

2018年的視頻網站排位戰愈發硝煙瀰漫。優酷VS愛奇藝的街舞battle尚未分出勝負,騰訊視頻又暗搓搓的加入對陣愛奇藝的男團女團爭霸賽,三家巨頭劍拔弩張,觀戰的吃瓜群眾也是看得起勁。據了解,《偶...

SHINHWA18年神話未完待續

連high兩晚之後,韓國偶像組合神話的18周年紀念演唱會「HERO」昨晚在首爾奧林匹克公園體操競技場落幕,伴隨著《Perfect man》、《Hero》、《Let it go》等經典曲目,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