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練習生」 的背後,是這個支配整個東亞 40 年的選拔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偶像」 作為一種職業終於正式為大眾所接受,而它的背後是這個運作了 40 多年的系統 —— 跟自來水和下水道什麼的有點像。

《偶像練習生》落下帷幕,《創造101》即將開播,成箱的農夫山泉還堆在家裡沒有喝完,下次又該買什麼投票?在這個短暫的空檔期,不如來了解一下偶像選秀節目本身的有趣之處吧。

偶像選秀節目從評選方式來說大致可分為兩類 —— 觀眾參與型和評委決定型,此外也有綜合考慮兩者意見的混合型。

觀眾參與型的代表自然是韓國現象級選秀綜藝《PRODUCE 101》系列。

節目由 101 名來自各大事務所的練習生進行殘酷的生存戰,通過人氣投票決定選手去留,經過數輪淘汰後,最終剩下的 11 人組成為期一年的限定組合出道。

從第一季中走出的女團 「I・O・I」 和第二季打造的男團 「Wanna One」 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功。

愛奇藝推出的熱門綜藝《偶像練習生》剛剛落幕,但《PRODUCE 101》原製作方 Mnet 公開發文稱兩者從未合作、「對愛奇藝的侵權深表遺憾」,同時國際 IP 保護協會 FRAPA 還在坎城電視節上將兩者進行了詳細的比對分析,稱相似度高達 88 分(滿分 100),「是史上得分最高的侵權案例」。

《偶像練習生》中的舞蹈導師周潔瓊,正是通過《PRODUCE 101》出道的 也有《偶像練習生》的粉絲為節目開脫,說《PRODUCE 101》亦抄襲自日本綜藝。

但只要稍微搜索一下就會知道,網傳的《PRODUCE 101》「抄襲」 對象,其實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東西—— AKB48 的總選舉。

被指 「抄襲」 的理由是:兩者都是超大人數競爭、全民投票、由人氣決定C位歸屬、再加上一點養成要素……但是 AKB48 的總選舉既不是綜藝節目,也不是淘汰制,更沒有舞台對決之類的內容,哪怕說成是 「101」 的靈感來源都有些牽強。

《PRODUCE 101》 不過 「101」 和 「總選舉」 都抓住了民選模式的精髓。

首先,足夠多的人數,保證了觀眾不可能討厭每一名選手(他們總會因為外貌或是談吐對其中一些人抱有好感)。

就像看足球比賽一定要選一支隊伍站邊看才帶勁一樣,觀眾在面對競爭機制時會下意識為有好感的人加油。

其次,大量生活場景的披露,將觀眾的注意力從 「藝」 上放到了 「人」 上,觀眾對選手從好感走向了解,而了解則是完成 「情感捆綁」 的關鍵一步 —— 許多最初抱著看熱鬧心情的觀眾,都是在這一階段淪陷的。

最後,生存戰的殘酷性將觀眾置於拯救者的位置,使觀眾為了留住喜歡的選手去投票、應援,與此同時,他們付出的精力又會反過來以自我感動的形式強化這種喜歡。

民選模式看似是 「偶像養成」,實際上是 「粉絲養成」 —— 觀眾從最初對這些選手們一無所知,但在節目的引導下,他們經歷從有好感到去了解再到變狂熱的轉變,最終成為真正的粉絲。

對於 「101」 全套模式的完整搬運,正是《偶像練習生》能獲得成功的原因。

許多人從一開始的不屑一顧、看熱鬧,到後來真心實意地搬水投票,恰恰說明了這一民選模式蘊含的巨大力量,這也是節目模式為什麼是重要智慧財產權的原因。

評委決定:我這票數還碾壓別人,你卻把我淘汰了?

評委決定型的節目則可以舉出去年的日本節目《最後的偶像(LAST IDOL)》作為例子。

《最後的偶像》是 AKB48 的製作人秋元康策劃的一檔新型偶像選秀節目,不同於一般選秀節目先選完人再慢慢探討出道事宜的製作流程,《最後的偶像》是在節目開播前就已經完成了出道歌曲、打歌服、編舞等的全部製作,只是要通過節目來挑選出最終能夠演唱出道曲的7個人。

節目第一集由7名通過預先甄選選出的 「暫定成員」 表演出道曲,在接下來的節目中,每一期都有1到2名挑戰者登場,挑戰者可以自行挑選 「暫定成員」 中的一名進行歌舞 PK,如果勝出,則當場取代該名成員的位置,成為新的暫定成員。

每期節目的開頭,都會以最新的成員陣容表演一遍出道曲,觀眾能從中感受到表演的完成度隨著節目的進行而不斷提高。

在反覆的更替後,最終剩下的7人即以 「LAST IDOL」 的名義出道。

光看賽制,《最後的偶像》似乎逃不出一般選秀的框架:PK、淘汰、養成。

不過節目最具爭議的是PK的勝負評定方式——每期節目會請到四名來自偶像相關領域的評委,評判的方法既不是打分、也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由畫外音隨機指定一名評委進行獨斷的判定,誰去誰留都在這位評委的一念之間。

如果你不能理解這種制度的恐怖性,不妨想像一下《偶像練習生》中僅僅依照某一名隨機抽取的全民製作人的個人意見,就把蔡徐坤從C位換下、直接淘汰。

其實這正是曾在《最後的偶像》中真實發生過的一幕:在第10期中,從第一集起就一直站C位間島合奏,因評委大森靖子的一票而直接淘汰;而在第11期中,人氣最高的成員長月翠被評委吉田豪一票否決,儘管其餘評委都持相反意見,她依然被淘汰。

不難想像,每一次爭議性的評判,都會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但是有人噴總好過沒人看,雖然評委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節目卻也因此獲得了話題和流量。

由於評委吉田豪的獨斷意見,人氣美少女長月翠(左)敗給了挑戰者蒲原令奈(右)

被問起為什麼選擇這種明顯有失公平的評定方式,策劃人秋元康的回答是:「多數決誕生不了指原莉乃」。

指原莉乃是 AKB48 連續三年的總選第一,可以說是目前站在日本偶像界頂峰的人物,但她並不是那種能歌善舞、人見人愛的王道偶像。

如果是少數服從多數的話,像她這樣對某一特定人群擁有極大吸引力的偶像就會被埋沒。

據說,AKB48 的甄選也是採用了類似的策略,評委無需討論或投票表決,候選者只要能得到評審中任何一人的認可,就可以通過。

正是這種看似 「偏頗」 的制度,才造就了充滿個性的 AKB48。

在去年的 「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上,AKB48 和韓國女團同台公演,並表演了《PRODUCE 101》第一季的代表曲《Pick Me》。

隨後,製作過《PRODUCE 101》的 Mnet 與立志將48旗幟插遍亞洲的 AKB48,聯合發表了《PRODUCE48》計劃。

節目暫定由48名韓國練習生和48名日本練習生共同參加,兩邊分別展開淘汰賽,最終每個國家各選出6名代表,共組成12名出道。

至於評選方式,目前有一種說法是韓國粉絲只能投票給日本練習生,日本粉絲只能投票給韓國練習生。

節目預計今年6月開播,「101」 和 「48系」 兩大亞洲頂尖偶像娛樂模式聯手,能否創造出跨國偶像選秀節目的新紀元,很快就能見分曉了。

《PRODUCE 101》+AKB48=PRODUCE48

敗者復活:敗者比勝者還成功,那我全力出戰是為了什麼?

只要是比賽,就會產生勝者和敗者,偶像選秀節目也不例外。

但是選秀節目首先是電視綜藝,然後才是一個比賽,而綜藝追逐的是戲劇性、是觀眾的情感共鳴。

正因為如此,有時也會產生失敗者比勝利者更吸引眼球的情況,許多節目就抓住了這一點玩起了 「敗者復活」 的戲碼,其中不乏撼動偶像史的經典案例。

日本90年代中後期播出的選秀節目《ASAYAN》被稱為 「夢幻的選秀綜藝」, 從中走出了鈴木亞美、CHEMISTRY 等大牌藝人。

正是從這個節目的落敗者中,誕生了日本國民級偶像團體 「早安少女組。

(モーニング娘。

)」。

那是1998 年一期名為 「射亂Q搖滾女聲選拔」 的節目企劃,獲得優勝的是新人平家みちよ。

當時,射亂Q樂隊的淳君給從決賽中落敗的中澤裕子、石黑彩、飯田圭織、安倍夏美、福田明日香五人發布了一個特殊任務 —— 如果能在5天裡賣出5萬張唱片的話,就讓五人作為組合出道。

五人從大阪出發、經由福岡、札幌,一路上親手賣碟,第四天在名古屋球場終於達成了5萬張的目標。

淳君為這五人取名 「早安少女組。

」,她們也成為日後龐大的 Hello! Project 偶像帝國的基石。

《ASAYAN》節目自製的單曲《愛の種》是早安少女組的原點

上文提到的《LAST IDOL》節目,則玩出了史上最大規模的 「敗者復活」。

從節目中淘汰的19名的妹子(總共也就淘汰了21人),分別組成了四支全新組合,和獲勝的 「Last Idol」 組合一起成為 「Last Idol 家族」 的一員。

據說企劃之初並沒有如此打算,是製作人秋元康在看了第一次節目收錄後,覺得 「輸了就徹底出局」 對於電視綜藝來說觀感並不是很好,於是決定將落選者也打造成組合。

在《LAST IDOL》第二季中,這五支組合以團隊形式進行了新一輪比拼,最終獲勝者是第一季中的落敗組 「奶油火箭」,她們將演唱 「Last Idol 家族」 第二張單曲的主打歌。

儘管落敗的女生們獲得重新出發的機會,對於喜歡她們的粉絲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事,但這難免讓普通觀眾陷入迷惑 —— 既然失敗者沒有任何 「懲罰」,既然最終人人能夠出道,既然第一季的優勝者在第二季並沒有得到任何優待,那麼大家在節目中拼盡全力究竟是為了什麼?

而在韓國偶像選秀綜藝中,「敗者復活」 最經典的例子則是 iKON 了。

韓國綜藝《WIN : WHO IS NEXT》將11名練習生分成 A、B 兩組,讓他們以團隊形式競爭出道機會,只有最終獲得勝利的那組能出道,是贏者俱贏、敗者盡輸的殘酷賽制。

根據觀眾投票,獲得勝利的A組最終以 「WINNER」 這個名字正式出道。

B組雖然落選,但悲情的結局反而讓粉絲的熱情愈發高漲,之後B組全員參加了後續節目《MIX & MATCH》並獲得優勝,成立的組合就是現在的 iKON。

請點擊 強調勝負的《WIN》節目,實際上並沒有「失敗者」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敗者復活」 這一招可謂是雙刃劍,失敗、不甘、眼淚、悔恨是淘汰制綜藝中最具戲劇性的部分,善加利用能最大限度喚起粉絲的同情心,但如果 「敗者復活」 成為慣例的話,則會讓節目失去 「誠信」,變成一場人人有獎的鬧劇。

即便偶像們披荊斬棘從選秀節目中勝出,也未必意味著今後星途坦蕩。

許多選手不得不反覆參加各種選秀節目,等待爆火的機會。

《偶像練習生》中人氣排名第一的蔡徐坤就曾參加過選秀節目《星動亞洲》,當時蔡徐坤進入了全國 15 強,比賽結束後他與另外 9 人組成 SWIN 男團,然而組合發展不順,如今想要解約的他卻面臨最高 3.2 億的天價違約金。

蔡徐坤會後悔參加《星動亞洲》嗎?

另外三名人氣選手朱星傑、周銳、周彥辰早在 2015 年就通過愛奇藝另一檔偶像選秀節目《流行之王》出道過一次了,當時他們所在的團體叫 Mr. BIO,只可惜發了一張單曲後就再無下文,三人不得不另謀出路。

即將在國產《創造101》中登場的勾雪瑩,則參加過東方衛視的《加油!美少女》 —— 一個《PRODUCE 101》的劣質山寨版。

不少偶像選秀節目淪為打著追夢名號的簽約陷阱,「出道即巔峰」 成了大多數選秀偶像團的嚴苛現狀,更不要說大量不經過公證的付費投票活動,讓人懷疑某些節目是否想在違法的邊緣試探,能否負責地對待選手和觀眾對節目投注的熱情,讓偶像的耀眼光芒不僅僅是在節目中曇花一現?

對偶像選秀節目的真正考驗,或許從比賽結束的那刻才開始。

選拔系統:從昭和時代開始,至今仍在支撐東亞偶像界

《Star 誕生!(スター誕生!)》是昭和年代最具影響力的電視選秀綜藝,在整個日本綜藝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這個節目中走出的偶像,照亮了整個昭和歌謠界:山口百惠、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Pink Lady、柏原芳惠、櫻田淳子、森昌子、岩崎宏美、石野真子、岡田有希子……可以說沒有《Star 誕生!》,就沒有昭和的偶像黃金時代。

山口百惠參加 Star 誕生!預選賽時拍攝的照片,選手編號為101

節目的製作人、日本傳奇詞人阿久悠,希望擁有歌唱才華的普通人能夠通過這檔節目切實地走進演藝圈,為此他找來了各大演藝事務所和唱片公司作為節目的後盾,以確保選手離開節目後也能有好的發展。

節目從1971年至 1983 年共播出了619集,第一集的收視率僅有4.7%,但隨著節目的走紅,其鼎盛期收視曾高達28.1%。

《Star 誕生!》每期節目由5至7名挑戰者通過演唱歌曲的形式競賽,全部演唱全部結束後,由現場的大眾評審和五名專業評審共同給分,達到規定分數即算挑戰成功 —— 在七名挑戰者的情況下,滿分1000分中獲得250即告勝利,五人的情況則是300分。

節目史上得分最高的是櫻田淳子,她共獲得了573分。

後來節目改為先由大眾評審選出兩名決賽候選人,再由專業評審決定冠軍的形式。

這一形式的歷史最高分得主是一代歌姬中森明菜,她從評委的滿分500分中拿到了392分。

其中一名評委甚至打出了99分的超高分數 —— 扣掉的1分不是因為明菜的實力,而是因為計分板僅能顯示兩位數。

每個賽季(一般為三個月)節目還會舉行一次 「決戰大會」,這也是《Star 誕生!》的重頭戲。

該季的優勝者們將在各大事務所和唱片公司的星探面前演唱歌曲,想要將其納入麾下的公司便會舉起代表公司的牌子,向參賽者投去橄欖枝,幫助其出道實現歌手夢;當然也有顆粒無收、含恨而歸的參賽者。

史上獲得最多公司指名的選手是櫻田淳子,共有25家公司發出邀請,山口百惠亦有20家之多。

而從這個節目走出的選手,出道發了單曲後,又會回到節目裡來打歌,形成良性循環。

各大公司現場舉牌,爭奪人才

韓國的選秀節目則依賴於強大的娛樂事務所與電視台的強勢合作。

韓國著名經紀公司 JYP 娛樂通過《熱血男兒》、《SIXTEEN》、《Stray Kids》等節目,將旗下練習生的出道經過搬上螢屏,推出了 2AM、2PM、TWICE、Stray Kids等偶像組合。

CJ E&M 公司投資250億韓元打造選秀節目《少年24》,推出男團 IN2IT。

《MIXNINE》節目由YG社長牽頭,走訪了72個經紀公司,從403名練習生中選出170人參賽。

Jellyfish 娛樂通過《Mydol》節目推出六人男團 VIXX;STARSHIP 娛樂則通過標榜殘酷的選秀節目《NO.MERCY》推出了七人男團 MONSTA X。

Mnet 電視台繼《Produce 101》後,又推出了節目《偶像學校》,組建長期女團 fromis_9……

在中國,2005 年湖南衛視播出的第二屆《超級女聲》至今仍是中國最成功的偶像選秀節目,雖然它誕生於中國的 「前偶像時代」 —— 直到最近幾年,「偶像」 才正式作為一種職業為大眾所接受,專指與粉絲有著強互動的年輕藝人(尤其是唱跳團體中的成員),在此之前只有 「偶像派」 而沒有 「偶像」,這還得歸功於日韓偶像文化的大舉輸入,同時一些歸國的原男團成員也讓普通人親眼見識到了職業偶像的強大號召力。

能否打造出可以持續發展的明星,永遠是衡量一個選秀節目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標。

「超女」 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它在當時的風靡程度,以及隨之產生的巨大社會效應,更是因為那屆 「超女」 的前三甲選手李宇春、周筆暢和張靚穎,早已成為中國歌壇重要的中堅力量,在十三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很高的活躍度。

那就希望我們的中國偶像經歷重重選拔出道之後,不會成為一場幻影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是偶練在選秀節目中殺出了重圍

《偶像練習生》落下帷幕,「Nine Percent」男團正式出道。出道後的第一個行程是去洛杉磯進行集訓。從國內機場出發到在美的外出行程,幾天的時間內有關他們的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團體官博首條微...

投資3億能堆出一支中國製造的偶像團體嗎?

2018年的視頻網站排位戰愈發硝煙瀰漫。優酷VS愛奇藝的街舞battle尚未分出勝負,騰訊視頻又暗搓搓的加入對陣愛奇藝的男團女團爭霸賽,三家巨頭劍拔弩張,觀戰的吃瓜群眾也是看得起勁。據了解,《偶...